工业技术网丨智能制造|工业自动化|工程技术解决方案权威平台

少子化7年后将波及大学生源 学龄人口“排浪式”下降

Nov 21, 2025 IDOPRESS

少子化7年后将波及大学生源 学龄人口“排浪式”下降!少子化对小学阶段的冲击最为直接,随后将逐步传导至初中、高中,最终波及高等教育。教育部党组书记、部长怀进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,小学在校生数量已于2023年达峰,初中阶段预计在2026年达峰,高中阶段将在2029年达峰,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则将于2032年达到峰值。

随着少子化趋势加深,学龄人口变化持续引发社会关注。作为“最后一环”的高等教育学龄人口也将在七年后见顶,“学生荒”为何来得如此迅速?事实上,生源萎缩的影响已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显现。2025年以来,多地陆续出现小学因招生困难而“停办”或“停招”的情况,部分地区启动教师编制缩减、转岗等机制。

多位专家指出,中国学龄人口呈现依学段递推的“排浪式”下降趋势。当前,少子化对小学阶段的冲击最为直接,随后将逐步传导至初中、高中,最终波及高等教育。在这一背景下,人口结构变化将如何重塑教育资源配置格局,尤其是如何配置仍在扩张中的高等教育资源?

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明确提出,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姜全保指出,随着各学段人口陆续达峰,高等教育将在未来十年内从“增量扩张”转向“存量竞争”。高校必须从战略层面主动调整资源布局,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。他强调,出生人口下降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生源,部分高校可能面临招生与运营压力,甚至出现关停风险。因此,高校需提前谋划、优化结构、增强韧性,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深刻变革。